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桃源积极探索推动农村废弃物“变废为宝” 世界实时

来源: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:2023-06-28 15:51:01

湖南省桃源县是农业大县,共有 80多万农业人口,40个乡镇。就是这样一个中部农业大县,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100%,畜禽粪污、秸秆、病死畜禽等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90%以上,是全国26个“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较好的县域”之一。

作为农业大县,农村废弃物总量大、种类多、分布广,桃源县按照“全收集,全转化、全利用”的方向,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革,走出一条建管用一体、前中后衔接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化利用新路径。

凝聚力量,从“一人弹”迈向“大合唱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桃源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,从最初的政府“一厢情愿”,转变为政府负责、企业参与、群众支持的局面。

政府主导添动力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择优选择第三方服务组织,通过第三方服务组织全程服务、第三方服务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服务,实施生活垃圾、秸秆、粪污等废弃物回收利用项目。

企业经营增活力。制定合理化、差异化的激励政策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中,让有限的政府投资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。近年来,先后引进了瀚蓝环境、三尖农牧等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5家。

群众支持聚合力。充分利用“村村响”广播、屋场会、网格群等途径,开展“变废为宝”宣传,提高广大群众的回收利用意识。同时,大力推广“变废为宝”积分管理制度,对表现好的农户给予积分奖励,并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目前,已在全县346个村(社区)推行,占全县村(社区)总数的84%,未来将逐步实现全覆盖。

健全机制,从“散乱污”走向“绿循环”

桃源县始终把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,通过建立各种机制,全面构建“变废为宝”工作体系。

建立规划引领机制,聘请相关专家实地指导。先后制定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、生活垃圾回收利用、秸秆综合利用、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等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,确定了“创新发展、全域推进、分类施策、梯次进行”的工作思路。

按照以点带面、分批推进的思路,对废弃物资源分布进行全面摸排,推进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、国家级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等一批试点项目,建立了一批先行示范片区。

在全县农技推广战线遴选出105名专家,组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专家指导组,深入生产一线,开展绿色种养、科学施肥、资源回收利用等专业技术辅导。

把握关键,从“扫死角”串联“点线面”

桃源县从以往的填埋、焚烧等单一性处理模式,升级为收储、转化、利用的一体化、全链条、闭环式处理模式。

突出全域化推进,做到“应收尽收”。在全县建立不同类别的废弃物集中收储站点,从以前的自行零散处置变革为实时集中收集、集中存储。比如,对于农村生活垃圾,建立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25个,采取“村组收集、乡镇统筹、公司转运、县城处理”模式,确保了“日产日清”。

突出针对性处置,做到“应转尽转”。按照燃料化、肥料化、原料化、基料化、饲料化“五化”利用的思路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领域开发转化,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%,真正实现“秸”尽所能。

突出高价值输出,做到“应用尽用”。加大农村废弃物综合产品开发力度,实现服务民生、助力农业、促进增收多重目标。比如,将畜禽粪便产生的有机肥全部还田,建设千亩茶叶“黑水虻虫沙肥+配方肥”技术模式示范区,较传统施肥区每亩增产146.7公斤,增产率13.1%。

实现共赢,从“不来客”变成“网红点”

通过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革,桃源县实现了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。通过回收利用,既节省了废弃物处理费用,也实现了资源化利用,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收益。比如,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,每年可收集处理畜禽粪污10万吨,减少化肥施用量1400吨,节约资金1200余万元。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,通过引进相关企业,成立社会化合作组织,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。

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,乡村旅游发展趋势越来越好,枫林花海、夷望山水等成为网红景点。

(梁小红作者单位:湖南省常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)

上一篇 下一篇
最新推荐 更多>>